材料发展历史
电磁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,荷兰人研发出第一种吸波材料。这种吸波材料以高损耗的炭黑和高介电常数的二氧化钛作为介质,使得吸波材料有较小的厚度。
二战期间(1935-1945年),德国研发出用于潜艇隐身的"wesch”材料,它由约0.3英寸的橡胶基羧基铁复合板构成。由于表面具有格纹结构,因此这种材料能够吸收较宽频段的电磁波。此外,德国人还发明了由多层电阻片和介电材料层交替叠置构成的jaumann层吸波材料。该材料能够在雷达波段实现-20 db的反射率。随后,美国人salisbury w. w.发明了λ/4谐振吸收屏,其在共振频率处能够增宽25%的吸收频宽,该结构被命名为salisbury屏。
20世纪50年代,sponge公司商业化生产了“spongex"雷达吸波材料,当把这种材料制成2英寸厚时,在2.4~10ghz的反射率能达到-20 db此外,severin和meyer开始研究电路模拟吸波材料,通过实验研究了电路环、薄片、偶极子等加载的吸波材料。这也是频率选择表面(fss)吸波材料研究的起源。
20世纪80年代至今,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,吸波材料进入了精密优化设计阶段。根据材料的电磁参数,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计算出在给定厚度、频率下的吸波性能,同时对吸波材料进行优化。例如,用遗传算法、有限元法、fdtd等技术来优化jaumann层结构。导电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和手性材料也逐渐用于吸波材料领域,并用有效介质理论来计算这些新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。
选择你值得拥有. 你正好需要.我们刚好专业.请登录我司伟德国际victor1946官网:http://www.szph.com.cn